◎本报记者 邹良丽 通讯员 林斌
临港区汪疃镇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完善、镇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从办好民生“微实事”入手,提升人居“大环境”,重点民生工程求创新、求长效,铺就百姓满意的民生保障路。
力求完善 夯实农村基础设施
汪疃镇党委政府抢抓工期,赶在麦收前给曹家房村铺设新的沥青路。
曹家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建民坦言:“以前水泥路面石子裸露,走起来有点颠。”今年以来,汪疃镇党委政府摸排了各村硬化路面的破损情况,尤其是“户户通”工程中涉及的进家入户的村内道路,决定对全镇20多个村的7万平方米破损路面进行沥青罩面修补,原本坑洼、石子裸露的破损路面焕然一新。
和曹家房村民的高兴事不同,地文头村村民郭振星的幸福和他的房子有关。
今年6月,地文头村包村干部于春宁在走访中发现,70多岁的郭振星老房子内壁有坍塌风险,就在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汇报给镇建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协调村里把老人转移到安全地方,镇建设部门抓紧检修加固危房,最终在一个周内完成房屋破损整修和其他结构的检查加固。摸着干净整洁的墙面,郭振星高兴地说:“政府给解决了大难题,太感谢了!”
今年以来,汪疃镇建设部门组织专人和第三方公司一起对全镇620多户特殊家庭进行了危房评级,并根据评级结果,对30户评级不达标的房屋进行维修改造,目前该工程进度已完成90%。
汪疃镇在去年完成9个村生活污水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又结合自来水改造,同步加紧了对相关区域的生活污水改造。目前,祝家英、楼下等4个村的生活污水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大宅库、红石头等4个村的生活污水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中。
力求精致 居民生活更便利
前不久,得知小区要通天然气了,汪疃镇怡合佳苑一期小区居民沈坤福早早就报名交了钱。
汪疃镇驻地有大小居民区7个,除之前新建的怡合佳苑小区之外,其他6个住宅小区今年列入天然气改造工程。按照计划,年底前,全镇所有住宅小区都将通上天然气。为此,前几个月,汪疃镇党委政府安排工作人员入门入户,挨家了解各家房屋结构和社区地下管线情况,现场勘察房屋结构、道路开挖、燃气安全规范施工准备等,为每个小区量身定制施工方案。目前这一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
时常关注此项工作进展的沈坤福说:“这一改造完工后,小区居民们不用楼上楼下扛煤气罐了,方便又省钱。”
在汪疃镇老工业园上班的企业职工们,最近的话题是下班路上更亮、更好看的新路灯。
今年以来,汪疃镇在常态化巡检路灯、消除路灯照明领域安全隐患的同时,重新梳理了镇域路面亮化情况,对镇区天洋路、威浩路粮食仓储段、先锋路等人流量较大的重要路段路灯进行了改造安装。目前,天洋路、威浩路粮食仓储段24盏路灯已升级改造完成,连接临港区内主干路江苏路与汪羊线的先锋路路灯新装工程也开始施工。
力求创新 老人吃上“幸福餐”
汪疃镇幸福食堂的常态化运营模式创新,凸显了汪疃镇党委政府对百姓幸福矢志不渝的追求。
今年以来,祝家英村村北的施工一直没停。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祝润超的筹划里,村北改扩建的幸福食堂完成设备安装后,将来要供应本村75周岁以上老人就餐,还将承接周边一些村的老人就餐供应。他们还筹划组建党支部领办餐饮合作社,以餐饮合作社的名义为周边企业提供配餐。
在这一模式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入股餐饮合作社,餐饮合作社的利润以收入、分红等方式返给股民、村民。如此一来,不但祝家英村及周边村庄老人的就餐问题得到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股民、村民收入也将增加。
“幸福食堂是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当地政府必须想方设法让这件大好事更长久。”汪疃镇相关负责人直言,作为传统农业镇,汪疃镇一些村的经济实力相对有限,如何保障老人们的长久就餐,场地、资金是两只“拦路虎”。
从去年开始,汪疃镇探索连点成片、集中运营的“中央厨房”配餐模式。比如以东英武村、西英武村和北英武村为中心的英武片“中央厨房”,这家“中央厨房”设在三个村中间位置,“中央厨房”按照规范做好餐食后,根据周边15个村的具体需求,为有需求的村内老人配送午餐。饮食干净卫生的同时,搭配科学合理,这一模式一经推出,周边15个村符合条件的老人有超过95%以上都选择来自“中央厨房”的幸福餐。
在推进“中央厨房”模式的同时,汪疃镇也鼓励有能力的村进行“自主经营”。
“无论是中央厨房配餐,还是自主经营,只要村集体可以承受,老百姓喜欢,我们就应该支持。”汪疃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汪疃镇党委政府的统筹里,今年除了镇北以祝家英村为中心的北部片区“中央厨房”建设之外,在镇南部片区重点打造以汪疃村为中心的南部“中央厨房”,这样全镇58个村将全部纳入幸福食堂的辐射范围,75周岁以上的老人都将吃上“幸福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