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威晨
■编者按
四季临港,时时可旅游、处处可旅游、人人可旅游。今日起,本报将特别推出“打卡临港”专题报道,带您寻找临港最美打卡地,看山灵水秀,品民俗文化,并根据不同时节、主题,聚焦去哪儿吃、去哪儿住、去哪儿玩,带大家体验临港别样风景。
“绿意盎然、花海灿烂的春天,适合让孩子走出教室,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去体验,去丰富课余生活,去享受儿童友好的氛围,太公缘研学活动,火热定制中……”近日,一则“打卡太公缘农耕部落”的推文刷爆朋友圈,趁着明媚的春光,不少家长选择带着孩子一同享受一段“慢”时光。
太公缘作为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和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合作转化成果示范农场,凭借在自然教育基地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运营管理、人才队伍、课程设计、文化挖掘等方面优势,被评为“威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千里山海自驾游打卡地”。作为高颜值的复合型农场,太公缘从“学、玩、尝、拍”四个维度,打造一站式玩法和服务,可满足家庭游,学校、班级、教育机构、公司团建等群体游,在研学方案设计、课程研发、落地执行、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进入太公缘农耕部落,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修饰一新的湖泊。这一汪绿水好似碧玉,映着海草房、荡着春水波,让人不由得感叹“景从身边过,人在画中游”。在这里,游客可以划船听风看景,感受春日魅力,亦可在岸边垂钓,轻扬鱼竿,将所有烦心琐事一同挥去。
沿着石块铺就的步道往里走,依次是豆腐坊、花饽饽坊、农耕体验基地、桑麻演绎等主题基地,游客可以跟随手工匠人,尽情体验古法石磨磨豆浆、做卤水豆腐、和面做花饽饽,潜心感受底蕴丰厚的传统美食文化;可以到地里开沟、播种、浇水,播下春天的希望,收获秋天的果实;可以通过桑果采摘、桑蚕科普大讲堂、桑麻演绎,沉浸式探索中国桑蚕文化,让更多人体验和感受到桑蚕文化的特有魅力。
这里植被茂盛,泉水潺潺,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七彩小屋和水上帐篷基地成为游客“安营扎寨”的好地方。铺一块野餐垫,摆上精心准备的美食,家人、朋友围坐在一起聊天、唱歌,看着不远处追逐嬉戏、玩水捕鱼的孩子们,这样惬意的时光是不少人的向往。
一天的游览结束,游客满载而归时,还会有新发现。特色桑麻宴、定制聚餐、DIY烧烤、烤全羊……数十种美食可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为游客提供了一处远离城市、回归田园的好去处。